佛学大辞典
返回首页 保存到桌面 意见/报错

佛学大辞典

佛学大辞典 - 在线佛学大辞典 - 佛学 -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
佛学大辞典
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


十法界明因果抄

出自:《佛教哲学大词典 》

读音:[shi2 fa3 jie4 ming2 yin1 guo3 chao1]

一二六○年(日本文应元年)四月二十一日,日莲大圣人三十九岁时,在鎌仓的述作。首先是引用法师功德品第十九的经文,列举十法界的名称,详细叙述十界的各界因果。关于地狱界,经文已说示犯十恶、五逆者堕其中,所以特别针对谤法者堕入无间地狱一事,以问答方式作一阐示。又说,堕入饿鬼界之因在于贪,并引用,举述只顾自己贪得美食、为求名利而说法、卖酒搀水等的例子。而畜生道是谓,愚癡、且不知惭愧者堕入其中。修罗界则引用,教示为“下人、轻他”者。人界依所载,是以归依佛法僧、受持五戒(不杀生戒、不偷盗戒、不邪婬戒、不妄语戒、不饮酒戒)为因;而天界是以十善(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婬、不妄语、不绮语、不恶口、不两舌、不贪欲、不瞋恚、不邪见)、六行观(将三界分为九地,下地是观粗、苦、障,再观上地为静、妙、离,而进至上地的坐禅观法),而生此界。又就声闻界的因缘,教示为优婆塞、优婆夷受持五戒,且观苦、空、无常、无我四谛者,比丘是持二百五十戒,比丘尼是持五百戒者,但又破折为灰身灭智而不能成为佛、菩萨。并指出,缘觉是与声闻持相同的戒,故合称二乘。至于菩萨是说,受持三聚净戒(摄善法戒、饶益有情戒、摄律仪戒)、十重禁戒(不杀戒、不盗戒、不淫戒、不妄语戒、不酤酒戒、不说四众过罪戒、不自赞毁他戒、不悭惜加毁戒、不瞋心不受悔戒、不谤三宝戒)的因缘,最后教示佛界的因缘。又就尔前所说,成佛的因缘为发四弘誓愿,修六度万行,断见思、尘沙、无明的三惑,而破折此等从的相待妙戒来看,是属于历劫修行,才是即身成佛;接着,再从绝待妙的立场教示,并无任何特别的戒,受持就是戒。御书十法界明因果抄(第四四八页)法华经法师功德品第十九(第五六○页)

更多:https://www.chaxunjiao.com/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万能查询网
万能查询网公众号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
意见建议
CopyRight © 2008-2025 查询角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