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学大辞典
返回首页 保存到桌面 意见/报错

佛学大辞典

佛学大辞典 - 在线佛学大辞典 - 佛学 -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
佛学大辞典
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


出自:《佛教哲学大词典 》

读音:[wo3]

一般是指,日常的精神与肉体的合一体,即自己。于西方哲学是谓“自我”(ego),东方哲学则称为“我”。(1)于西方哲学可分两大流派,一是苏格拉底(Socrates,公元前四七○年~前三九九年)、柏拉图(Plato,前约四二八年~前约三四八年)为先驱的观念论所提倡的精神自我,另一是称为经验的统一体,源自亚里斯多德(Aristotle,前三八四年~前三二二年)的“奴斯”(nous。指心灵或理性而言)概念。中世纪是由于基督教而否定“我”的存在,但至近世,由于“我的发现”,而产生笛卡儿(Rene Descartes,一五九六年~一六五○年)以精神自我为优先的观念论、康德(Immanuel Kant,一七二四年~一八○四年)的先验自我等。相对的,费希特(Johann G. Fichte,一七六二年~一八一四年)及黑格尔(Georg W.F. Hegel,一七七○年~一八三一年)则主张外界是理性,即自我的表象,将自我予以形而上学化、绝对化。此外,又有马克思(Karl Marx,一八一八年~一八八三年)将自我视为社会阶级的一分子。(2)东方哲学所谓“我”的概念中,于中国思想有杨朱(战国初期的哲学家)的“为我”(利己主义)说,认为生活的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生命,及崇尚老子“无为自然”的虚无主义论点。于古印度的奥义书(Upani-sad)哲学,是强调自我之中存在一个主体,即一者、主宰者的“我(atman。阿特曼)”,谓其与宇宙大我(梵∥Brahman)为同一。(3)于佛法上,小乘佛教是倡立众生为五阴假和合的存在,我之本体并不存在的无我说。大乘佛教则在诸法无我(空)的前提之下,谓达到涅槃境地的佛,其属性的我(常乐我净的四德之一)称为大我、真我。亦即所谓建立真实之我,即是开发佛界之意。日莲大圣人于亦教示:“我者,佛界”(第七九○页)、“我者,佛身”(第七九三页)。

更多:https://www.chaxunjiao.com/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万能查询网
万能查询网公众号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
意见建议
CopyRight © 2008-2024 查询角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