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佛学大辞典
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
约身约位
出自:《佛教哲学大词典
》
读音:[yue1 shen1 yue1 wei4]
谓判释法门时,约于佛身、约于修行之位。日僧?三位日顺(一二九四年~一三五六年)于云:“一代应佛之本迹是权实而约智约教,久远之本迹是本迹而约身约位也”(富要第二卷第八四页)。寗约身。就佛身而言,讲说小乘三藏经之佛是劣应身,讲说大乘初门的通教之佛是胜应身?他受用身,讲说别教之佛是卢舍那佛,即报身。迹门之佛是应即法身,至本门寿量品,虽是应佛升进之自受用报身的释尊,终究仍是文上本门的释尊。亦即于迹中本门所说的法门,亦为从因至果的熟脱迹门。文底下种之佛是久远元初之自受用报身,于末法出现为日莲大圣人,所说的法门亦是本有无作的妙法“南无妙法莲华经”。因此,久远元初之自受用身与应佛升进之自受用身,有如下的相异:(1)久远元初是表示本地,应佛升进是表示垂迹。(2)久远元初是表示自行,而应佛升进是表示化他。(3)久远元初是表示名字凡身之佛,应佛升进是表示色相庄严之佛。(4)久远元初是人法一体,应佛升进是法胜人劣。蕌久远元初是下种教主,应佛升进是脱益教主。约位。文上脱益的修行,配于六即位,亦是从理即、名字即、观行即、相似即、分真即、究竟即,次第升进,而闻熟脱二法。若配于五十二位,则菩萨修行,亦是从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等觉,次第升进,未能登于妙觉位。于文上,只能到达等觉位,但至等觉,则可觉知文底的妙法,一转而至名字妙觉的极位。于文底下种佛法,则可从名字即之位即身成佛。云:“通达解了一切法皆是佛法,是为名字即。自名字即之位,即身成佛,故圆顿之教无次位之次第”(第五九二页)。文段集观心本尊抄文段(第五二五页)
更多:https://www.chaxunjiao.com/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万能查询网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
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