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佛学大辞典 - 在线佛学大辞典 - 佛学 -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](https://f.chaxunjiao.com/pic/foxue/ico.png?v=2309012)
智证
读音:[zhi4 zheng4]
日本僧名。八一四年~八九一年。延历寺第五代座主?圆珍。天台宗寺门派(今为天台寺门宗。本山是位于三井的园城寺)的开祖。智证是謚予的大师封号。出生于四国的赞岐(今之香川县)。俗姓和气氏。空海(即弘法。七七四年~八三五年)的外甥(或侄子)。十四岁(一说十五岁)登比叡山,师事义真,十九岁剃发受戒。自二十岁起,十二年间在比叡山修行,八五三年(日本仁寿三年)、四十岁时入唐。巡游天台山、五台山、大兴善寺等,于物外、良谞、法全、智能轮等门下修习。八五八年(天安二年)返日,住在比叡山山王院,常行密教灌顶。八六八年(贞观十年)、五十五岁,担任延历寺第五代的座主。得敕许,受赐园城寺,当作传法灌顶道场。八九一年(宽平三年)、七十八岁殁。继承此圆珍的法系者称寺门派,或称智证大师派,构成台密(天台密教)的一支。自中国携回的经卷有四百四十一部、一千卷。着有、、、、等书多种。智证更大力推动第三代座主慈觉(圆仁)所展开的天台宗密教化。关于法华佛教与密教的定位,慈觉是倡立“理同事胜”说,主张两者于理皆同,于事相上,则密教为胜;智证则站在“理事俱胜”的立场,谓密教于理法或于事相上,皆胜于法华,并从密教的观点解释。智证倒向密教的背景中,亦有政治的因素。智证于八六四年(贞观六年),为清和天皇及摄政?藤原良房等三十余人,修灌顶,更成为天皇之母?明子的护持僧,而与天皇家及藤原氏攀上关系。当时的贵族皆期望密教的咒术成为战胜政敌的工具,真言宗与天台宗为回应其要求而互相竞争种种的修法,智证于是试图藉由运用密教修法以扩大天台宗的势力。从传教大师的时代,朝廷及贵族便对密教的“效验”极感兴趣,更甚于天台宗的教义。于导入密教上,比真言宗落后的天台宗,被迫须与真言宗对抗,而急着想从中国导入最新的密教修法。因此被派遣赴唐者,即慈觉、智证。针对智证所行,日莲大圣人于云:“圆仁、圆珍两大师,劫略先师传教大师之正义,有敕宣颁下之疑,佛诫难遁。随之,且是亡国因缘,谤法之源,初始于此者欤”(第一○四二页),严厉破折为破坏传教大师正义的祸首。御书众生身心书(第一六八一页)
更多:https://www.chaxunjiao.com/![万能查询网公众号](https://f.chaxunjiao.com/img/weixin.jpg)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