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佛学大辞典
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
八谛
出自:《佛学大词典
》
指八种圣谛。又作八圣谛。(一)有作之四谛与无作之四谛的合称。据吉藏之胜鬘宝窟卷下本所述,有作之四谛为小乘之观谛,彼观未究竟,后更须有所修作,故称为有作。无作之四谛为大乘之观谛,后更无修作,称为无作。又二乘之智力有限量,故又称有量;佛智无限量,故又称无量。[胜鬘经法身品、仁王般若经疏卷三](参阅‘四谛’1840)
(二)开演苦等四谛为八种。即:(一)行苦谛,指有为诸行生灭迁流而不住。(二)坏苦谛,可意之法坏。(三)苦苦谛,常合不可意之法。(四)流转谛,指分段生死。(五)流息谛,指涅槃,又作还灭谛。(六)杂染谛,指烦恼、业及生等三种杂染法实为染污。(七)清净谛,指断杂染所得之无为实是清净。(八)正方便谛,谓一切无漏道实为趣涅槃之行。初四者为苦谛,第五为灭谛,第六通苦、集二谛,第七通灭、道二谛,第八为道谛。[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六、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末]
(三)指仁王经所说之八谛。圆测之仁王经疏卷中本引用十地经所载十四谛中后八谛释之。即:(一)觉法之自相、同相,故善知相谛。(二)觉法之差别,故善知差别谛。(三)觉分别阴界入,故善知说成谛。(四)觉身心之苦恼,故善知事谛。(五)觉诸道之生相续,故善知生谛。(六)毕竟灭一切热恼,故善知尽智、无生智谛。(七)起不二行,故善知令入道智谛。(八)正觉一切法相,故善知一切菩萨地次第成就谛及集如来智谛。[仁王经卷上菩萨教化品] 更多:https://www.chaxunjiao.com/
网友正在查: 不清净清净处生 , 不清净依止住食 , 不显了义能决了 , 不修心及不修慧 , 不修身及不修戒 , 不顾恋过去诸欲 , 不耽着现在诸欲 , 不希求未来诸欲 , 不律仪名之差别 , 不律仪由二因得 , 不律仪由三缘舍 , 不听声闻乘教戒 , 不施求法者法戒 , 不敬耆长有德戒 , 不受奉施资具戒 , 不苦不乐俱行法 , 不还向补特伽罗 , 不还果补特伽罗 , 不思议变易生死 , 不净观六事差别 , 不清净不清净处生 , 不能无倒听闻正法 , 不能数往寂静园林 , 不乐修行利他之行 , 不如法受尸罗律仪 , 不随欲苦中有七苦 , 不为倡荡食于所食 , 不守根住受二种苦 , 不动法退现法乐住 , 不越所受正念住支 ,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万能查询网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
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