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学大辞典
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
异法相似过类
出自:《佛学大词典
》
因明用语。古因明之祖足目所立因明‘似能破’十四过类之第二。于因明对论中,敌者(问难者)在驳斥立者(立论者)时,以对方所引证之同喻作为自己之异喻,并以之攻击非难对方,强说对方犯‘不定过’,然实为敌者自己违犯此异法相似之过。例如佛弟子立‘声是无常(宗,命题),勤勇无间所发性故(因,理由)’之论式,其同喻为‘凡勤勇所发者,皆是无常,譬如瓶等’,异喻为‘凡是常者,皆非勤勇所发,譬如虚空’。敌者欲破斥之,遂谓:‘虚空是常,非勤勇所发;声是勤勇所发,即是无常。瓶是无常,有质碍;声既无质碍,应是常。又瓶是无常,无常之法必有质碍,则可反显“声无质碍”,故声应是常,由是汝犯不定之过,而以不定之故,究竟以汝“所作性”之因,据瓶为同喻而成立“声是无常”?或如我以“无质碍”之因,据瓶为异喻而成立“声是常”?’盖于因明各种规定中,异品须具有‘遍无性’方能反显,如敌者所举之异品‘瓶’虽以有质碍之故,纵许反显‘声是常’,然其‘质碍性’仅与宗宾词之‘无常’具有部分异品之关系,而异品中复有心、心所亦有部分关系,为无质碍性,是无常,亦可用以转证‘声无质碍,声应是无常’,今敌者仅以‘瓶之质碍’证成‘声为常’,而不以‘心、心所之无质碍’证成‘声之无常’,系由于缺乏因三相中之‘异品遍无性’而令自己之论点无法确立,故亦无从据以驳斥对方。[因明正理门论本、因明论疏瑞源记卷八、因明十四相似过类略释(惟贤,现代佛教学术丛刊(21))](参阅‘十四过类’415、‘因明’2276) 更多:https://www.chaxunjiao.com/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万能查询网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