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佛学大辞典
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
大自在天
出自:《佛学大词典
》
梵名Mahes/vara ,巴利名Mahissara 。音译作摩醯首罗、莫醯伊湿伐罗。又作自在天、自在天王、天主。传说为噜捺罗天(梵Rudra )之忿怒身,因其居住地之不同,又有商羯罗(梵S/am!kara )、伊舍那(梵I^s/a^na )等之异名。此天原为婆罗门教之主神湿婆,信奉此天者被称为大自在天外道,此派以天为世界之本体,谓此天乃一切万物之主宰者,又司暴风雷电,凡人间所受之苦乐悲喜,悉与此天之苦乐悲喜相一致。故此天喜时,一切众生均得安乐;此天嗔时,则众魔现,国土荒乱,一切众生均随其受苦;若世界毁灭时,一切万物将归入大自在天中。此盖为大自在天神格之表现;然除杀伤、暴恶等性格之外,此天亦具有救护、治疗之性格,而以吉祥神之面貌出现。初时,此天与那罗延天同列于梵天之下,其后,其神位渐次升高,而成为最高神格,于婆罗门教中,被视为‘其体常住,遍满宇宙’,而有‘以虚空为头,以地为身’之泛神论之神格。然湿婆神进入佛教后,即成为佛教之守护神,称为大自在天,住在第四禅天。其像为三目、八臂,骑白牛,执白拂之天人形,有大威力,能知大千世界雨滴之数,独尊于色界。
密教将此天视同伊舍那天,为十二天之一。供养十二大威德天报恩品(大二一·三八四上):‘伊舍那天喜时,诸天亦喜,魔众不乱也。旧名摩醯
首罗也。佛言若供养摩醯首罗已,为供养一切诸天。此天嗔时,魔众皆现,国土荒乱。’此天形像种类很多,有二臂像、四臂像、八臂像,更有十八臂像,然不多见。列位在现图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西边之西南隅,罗刹眷属之左外,身呈赤黑色,右手开肘竖掌,屈中、无名、小等三指,左手作拳,执三股戟向右,乘青黑水牛,左脚下垂。[梵网经卷上、大教王经卷十一、守护大千国土经卷下、大吉义神咒经卷四、俱舍论卷七、慧琳音义卷二十六、胎藏界七集卷下](参阅‘大自在天外道’784)
更多:https://www.chaxunjiao.com/
网友正在查: 师简(周杭州湖光院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二] , 王罗汉(宋明州干符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二] , 宗合(道因)(宋潭州延寿院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二] , 点点师(宋卬州大邑灵鹫山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二] , 行满(宋天台山智者禅院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二] , 法圆(矿师,李通玄)(宋魏府卯斋院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二] , 僧藏(唐汾州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三] , 正寿(慥禅师)(唐汉东山光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三] , 无染(唐五台山善住阁院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三] , 定兰(唐成都府福感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三] , 鸿休(景先)(唐福州黄蘗山建福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三] , 全豁(唐鄂州岩头院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三] , 元慧(唐吴郡嘉兴法空王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三] , 束草师(唐京兆菩提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三] , 行明(唐南岳兰若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三] , 息尘(晋太原永和三学院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三] , 道育(晋天台山平田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三] , 景超(晋江州庐山香积庵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三] , 志通(晋凤翔府法门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三] , 道舟(晋朔方灵武永福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三] , 洪真(汉洛京广爱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三] , 慧明(周钱塘报恩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三] , 普静(周晋州慈云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三] , 守贤(宋衡阳大圣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三] , 师蕴(宋天台山般若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三] , 绍岩(宋杭州真身宝塔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三] , 文辇(宋天台山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三] , 怀德(宋临淮普照王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三] , 行坚(隋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四] , 法智(隋天台山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四] ,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万能查询网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
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