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学大辞典
返回首页 保存到桌面 意见/报错

佛学大辞典

佛学大辞典 - 在线佛学大辞典 - 佛学 -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
佛学大辞典
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


一音教

出自:《佛学大词典 》

佛陀以一种语言演说一切法之意。又作一圆音教、一音说法。谓佛唯以一音说法,然众生随其根性之别,而有大小、空有、顿渐等教义之异解,故又称一音异解。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九(大二七·四一○上):‘佛以一音演说法,众生随类各得解,皆谓世尊同其语,独为我说种种义。’印度部派佛教中之大众部即采用此说。我国佛教则以此说作为判教之依据,谓佛教之所以有众多分派,即由此而来。例如后魏菩提流支认为佛陀一音教中,包含大、小二乘之教法;姚秦鸠摩罗什则以为大、小二乘之分别,乃众生于听闻佛法时,由理解上之差异而产生,故华严五教章卷一(大三三·八○一中):‘北地禅师非四宗、五宗、六宗、二相半满等教,但一佛乘,无二亦无三;一音说法,随类异解。诸佛常行一乘,众生见三,但是一音教也。’[维摩经卷上佛国品、华严经探玄记卷一、华严经疏卷一、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本、法华玄义卷十上] 更多:https://www.chaxunjiao.com/
网友正在查: 师简(周杭州湖光院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二] , 王罗汉(宋明州干符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二] , 宗合(道因)(宋潭州延寿院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二] , 点点师(宋卬州大邑灵鹫山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二] , 行满(宋天台山智者禅院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二] , 法圆(矿师,李通玄)(宋魏府卯斋院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二] , 僧藏(唐汾州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三] , 正寿(慥禅师)(唐汉东山光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三] , 无染(唐五台山善住阁院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三] , 定兰(唐成都府福感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三] , 鸿休(景先)(唐福州黄蘗山建福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三] , 全豁(唐鄂州岩头院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三] , 元慧(唐吴郡嘉兴法空王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三] , 束草师(唐京兆菩提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三] , 行明(唐南岳兰若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三] , 息尘(晋太原永和三学院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三] , 道育(晋天台山平田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三] , 景超(晋江州庐山香积庵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三] , 志通(晋凤翔府法门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三] , 道舟(晋朔方灵武永福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三] , 洪真(汉洛京广爱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三] , 慧明(周钱塘报恩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三] , 普静(周晋州慈云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三] , 守贤(宋衡阳大圣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三] , 师蕴(宋天台山般若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三] , 绍岩(宋杭州真身宝塔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三] , 文辇(宋天台山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三] , 怀德(宋临淮普照王寺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三] , 行坚(隋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四] , 法智(隋天台山)[《宋高僧传》卷第二十四] ,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万能查询网
万能查询网公众号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
意见建议
CopyRight © 2008-2025 查询角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