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佛学大辞典
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
四通行
出自:《佛学大词典
》
梵语catasrah! pratipada^h!,巴利语catasso pat!ipada^。通达四谛之理而趣向涅槃之无漏圣道,以‘所依之地’与‘根机’之不同,而有四种之别,称为四通行。又作四种通行、四正行、四事行迹。通行,为‘道’之异名;以此四者能通达、趣向涅槃,故又称四道。又以此四者能断除烦恼,故又称四断。
于趣向涅槃之道中,若依止于无色、未至、中间等三种定,其‘止’、‘观’不均,转增艰苦,故称苦通行。(一)于苦通行中,有随信行、信胜解、时解脱等三种根机钝劣之人,于所观之境,通达迟缓,称为苦迟通行(梵dhuh!kha^ pratipad dhandha^b hijn~a^ ),又称苦迟得。(二)于苦通行中,有随法行、见至、不时解脱等三种根机优利之人,于所观之境,通达速疾,称为苦速通行(梵duh!kha^ pratipat ks!ipra^bh ijn~a^ ),又称苦速得。
于趣向涅槃之道,若依止于四根本定,则‘止’、‘观’均衡,任运容易,故称乐通行。(一)于乐通行中,有随信行、信胜解、时解脱等三种根机钝劣之人,通达作证较为迟缓,称为乐迟通行(梵sukha^ pratipad dhandha^bhijn~a^ ),又称乐迟得。(二) 于乐通行中,有随法行、见至、不时解脱等三种根机优利之人,通达作证较为速疾,称为乐速通行(梵sukha^ pratipat ks!ipra^bhijn~a^ ),又称乐速得。上述四者合称四通行。[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三、俱舍论卷二十五、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九、顺正理论卷七十一] 更多:https://www.chaxunjiao.com/
网友正在查: 无所弃舍精进 , 无信解障圆满 , 无明有二种相 , 无明有二种业 , 无明别有心法 , 无相转有五位 , 无边识处解脱 , 无分别智等流 , 无表色是实有证 , 无漏法不立识住 , 无间业中破僧最大 , 无明有十一种殊胜 , 无寻无伺三摩地相 , 无情数物持用惠施 , 无散乱心听闻正法 , 无分别影像所缘作意 , 无分别慧之无分别相 , 无所有处近分及根本 , 无想定与无想事差别 , 无学见智能杂不杂相 , 无想等至与灭尽等至差别 , 无漏见与无漏智杂不杂相 , 无分别智能成利益安乐事 , 无色界随眠不于欲色界随增 , 无量功德众所庄严大宝华王众所建立 , 胜处 , 胜奖者 , 胜军居士 , 胜有五种 , 胜生差别 ,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万能查询网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
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