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学大辞典
返回首页 保存到桌面 意见/报错

佛学大辞典

佛学大辞典 - 在线佛学大辞典 - 佛学 -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
佛学大辞典
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


业道

出自:《法相辞典 - 朱芾煌 》

p1217
如十业道中说。
二解 成唯识论一卷十五页云:起身语思、有所造作;说名为业。是审决思所游履故;通生苦乐异熟果故;亦名为道。故前七业道、亦思为自性。或身语表,由思发故;假说为业。思所履故;说名业道。
三解 成业论十八页云:思复云何得名业道?思有造作,故名为业。复与善趣恶趣为道。通生彼故。得业道名。或所动身,是思业道。三种思业,依彼转故。
四解 俱舍论十七卷一页云:依何义名业道?颂曰:此中三、唯道,七、业亦道故。论曰:十业道中,后三唯道。业之道故;立业道名。彼相应思、说名为业。彼转故转,彼行故行;如彼势力而造作故。前七、是业。身语业故。亦业之道。思所游故。由能等起身语业思,托身语业为境转故。业业之道、立业道名。故于此中言业道者,具显业道、业、业道义。虽不同类,而一为余。于世典中,俱极成故。离杀等七,无贪等三,立业道名。类此应释。此加行后起,何缘非业道?为此依此,彼方转故。又前说此,摄粗品故。又若由此有减有增,令内外物有增有减;立为业道。异此不然。譬喻论师,执贪瞋等,卽是意业。依何义释,彼名业道?应问彼师。然亦可言,彼是意业。恶趣道故,立业道名。或互相乘,皆名业道。
更多:https://www.chaxunjiao.com/
网友正在查: 僧璩(宋京师庄严寺)[《高僧传》卷十一] , 道俨(宋彭城郡)[《高僧传》卷十一] , 僧隐(宋江陵)[《高僧传》卷十一] , 道房(宋广汉)[《高僧传》卷十一] , 道营(宋京师闲心寺)[《高僧传》卷十一] , 志道(齐钟山灵曜寺)[《高僧传》卷十一] , 法颖(齐京师多宝寺)[《高僧传》卷十一] , 法琳(齐蜀灵建寺)[《高僧传》卷十一] , 智称(齐京师安乐寺)[《高僧传》卷十一] , 僧佑(梁京师建初寺)[《高僧传》卷十一] , 僧群(晋霍山)[《高僧传》卷十二] , 昙称(宋彭城驾山)[《高僧传》卷十二] , 法进(宋高昌)[《高僧传》卷十二] , 僧富(宋魏郡廷尉)[《高僧传》卷十二] , 法羽(宋伪秦蒱阪)[《高僧传》卷十二] , 慧绍(宋临川招提寺)[《高僧传》卷十二] , 僧瑜(宋庐山招隐寺)[《高僧传》卷十二] , 慧益(宋京师竹林寺)[《高僧传》卷十二] , 僧庆(宋蜀武担寺)[《高僧传》卷十二] , 法光(齐陇西)[《高僧传》卷十二] , 昙弘(齐交址仙山)[《高僧传》卷十二] , 昙邃(晋河阴白马寺)[《高僧传》卷十二] , 法相(晋越城寺)[《高僧传》卷十二] , 竺法纯(晋山阴显义寺)[《高僧传》卷十二] , 僧生(晋蜀三贤寺)[《高僧传》卷十二] , 法宗(宋剡法华台)[《高僧传》卷十二] , 道冏(宋京师南涧寺)[《高僧传》卷十二] , 慧庆(宋庐山)[《高僧传》卷十二] , 普明(宋临渭)[《高僧传》卷十二] , 法庄(宋京师道场寺)[《高僧传》卷十二] ,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万能查询网
万能查询网公众号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
意见建议
CopyRight © 2008-2025 查询角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