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学大辞典
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
三量
出自:《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(唯识名词白话新解) - 于凌波居士著
》
三量,是现量、比量、非量。量是认识、知识,也是测量的准绳。如以斗量米,以尺量布,以至于以秤量物。唯识学立有三量,是明心识所具的量度。在我人的心识活动中,能认识的作用是识,所认识的对象是境,在此能认识与所认识之间,心识是能量,所认识之境是所量,此能量与所量之间,有识量的生起。如贩布者不用尺量,则不知布的长度,吾人心识认识外境,如果没有心识的计虑量度,则不知此境是黑是白,是圆是方,可见识量在认识作用上的重要性。以能量量所量,所得之果曰量果。识之量度有三种,随因的不同,其果亦有差别。此三量为:一、现量:现量是能缘之心,量所缘之境时,不起分别计度所获之量果。但现量之境,要具备三个条件,即一者是现在,以简别于过去或未来。二者心识认识的对象必须要显现出来,亦即必须是现行位之法,在种子位不能成为现量。三者现有,在能所位上,即能量之识与所量之境,都是明白现前,和合俱有。二、比量:心识所量度的对象,没有呈现在前,但可藉著知识经验,推测比度而获致量果。如见山下有烟,推知该处有火;见墙外有双角,推知墙外有牛。三、非量:此是一种错误的认知,即是于所缘之境,以错觉之心错为分别所获致之量果,如见绳以为是蛇,见骡误认为马,都属于非量。
八识缘境,前五识量度之境,是根尘相对的而生识的直接感觉,此时无分别心,不杂名言,所以是现量。例如眼识缘色,唯缘青黄赤白四实色,不缘长短方圆之假色、及取舍伸屈之形色。但当五俱意识生起,有了分别,就堕入比量或非量了。第六识通于三量,在五俱意识初起刹那,也是现量,第二念就有了分别,即是比量或非量。第七识唯缘第八识的见分执为自我,唯是非量。第八识缘根身、器界、种子,唯是现量。
更多:https://www.chaxunjiao.com/
八识缘境,前五识量度之境,是根尘相对的而生识的直接感觉,此时无分别心,不杂名言,所以是现量。例如眼识缘色,唯缘青黄赤白四实色,不缘长短方圆之假色、及取舍伸屈之形色。但当五俱意识生起,有了分别,就堕入比量或非量了。第六识通于三量,在五俱意识初起刹那,也是现量,第二念就有了分别,即是比量或非量。第七识唯缘第八识的见分执为自我,唯是非量。第八识缘根身、器界、种子,唯是现量。
更多:https://www.chaxunjiao.com/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万能查询网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