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学大辞典
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
戒坛
出自:《佛学大词典
》
指用以举行授戒仪式及说戒之坛场,即于戒场中特制稍高于平地之土坛。盖戒场本无建筑屋舍之必要,随处空地仅须有结界标示即成,然为防患风雨起见,古来皆堂内受戒与露地结界受戒并行。古代印度初于露天作法,不另设坛。戒坛之始建,据释氏要览卷上记载,系楼至菩萨向佛陀请示,筑一戒坛为比丘受戒,佛陀许之,遂于祇园精舍外院之东南建坛。关于戒坛之形制,据义净于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上描述印度那烂陀寺之戒坛,谓其‘方大尺一丈余’,即于平地四周高筑塼墙,高约二尺,墙内坐基则高约五寸。
我国最早之戒坛,相传为曹魏嘉平、正元年间(249~256)昙柯迦罗于洛阳所建。晋、宋以来,南方立戒坛甚多。东晋法护于扬都(南京)瓦官寺立坛。支道林于石城(山西黎城南)、汾州(浙江新昌)各立一坛,支法存于若耶(浙江绍兴)立坛,南宋智严于上定林寺(于南京)立坛,慧观于石梁寺(于天台山)立坛。求那跋摩于南林寺立坛,南齐僧敷于芜湖立坛。复有三吴戒坛,此坛似与法献有关。南朝梁代法超于南涧(于南京)立坛,僧祐于上云居、栖霞、归善、爱敬四寺(皆于南京)立坛。至唐代初年为止,渝州(重庆)以下至江淮(江苏、安徽)之间,总计戒坛有三百余所,然诸戒坛之形制已不可考。至唐代干封二年(667),道宣律师在长安郊外净业寺亦曾建立戒坛,此时戒坛始有定式。其制凡三层,下层纵广二丈九尺八寸,中层纵广二丈三尺,上层畟方七尺。其高度下层三尺,中层四尺五寸,上层二寸,总高七尺七寸;周围上下有狮子神王等雕饰。道宣并撰有‘戒坛图经’一书,该书对戒坛之起源、名称、形状均有详细记载。其后,义净、一行、金刚智等诸师,均曾在洛阳附近建立戒坛。建立戒坛之风气从此盛行全国,官设与私设均有。永泰元年(765),代宗敕令大兴善寺建造方等戒坛,又命京城僧尼各置‘临坛大德’十人;此为临坛大德设置之始,即后世受戒时之三师七证。所谓方等戒坛,即指大乘戒坛,坛法虽依准诸律,但受戒者须发大菩提心,是与小乘戒坛殊异之处。
日本东大寺大佛殿前所建立之戒坛,为该国最早者,系西元七五四年由我国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所建,后毁于火灾。该坛建筑之蓝本,即依准道宣‘戒坛图经’一书而建。[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上二之一、佛祖统纪卷三十六、卷三十九、佛祖历代通载卷十八、大宋僧史略卷下、释氏稽古略卷三、卷四、道宣律师感通录] 更多:https://www.chaxunjiao.com/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万能查询网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