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佛学大辞典
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
有漏无漏
出自:《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(唯识名词白话新解) - 于凌波居士著
》
此为有漏与无漏二者的并称。漏为漏泄之义,即指烦恼。有烦恼而轮回生死,称为有漏;无烦恼而能出离生死,称为无漏。于各种烦恼之间,具有互相随增(随顺增长)关系者,称为有漏法;无互相随增关系者,称为无漏法。在四圣谛中,苦、集二谛是有漏法,灭、道二谛是无漏法。关于有漏与无漏之分别,世间凡夫有漏之身体,称为有漏身;而无漏清净之佛身,称为无漏身。又修行有漏之六行观,能招感人天三界的果报者,称为有漏道;而修行可证得涅槃道果的行法者,称为无漏道。以世俗之法为对象,所产生之智慧,称为有漏智;而证知四谛之理,及见道以后的圣者之智慧,称为无漏智。凡夫于见道之前所作之善,称为有漏善;见道以后之圣者所作的无烦恼污秽之善,称为无漏善。以有漏智所作之世俗行为,称为有漏行;以无漏智所修之四谛观行,称为无漏行。以有漏道断除烦恼,称为有漏断;以无漏道断除烦恼,称为无漏断。有漏行能招感人、天等五道的有漏果,故称为有漏因;无漏行可证得涅槃的无漏果,故称为无漏因。又凡夫因修行六行观,而住于四禅、四无色定、四无量心定等禅定中,称为有漏定,或有漏禅;而圣者以无漏智所发得的禅定,称为无漏定禅,此无漏定生起于无漏九地(未至定、中间定、四根本定、下三无色定)中。此外,唯识家将佛果之净识称为无漏识;将未成佛以前之识,称为有漏识。然第六、第七识于初地入见道时,即可转识下品之智,故亦可成为无漏识。至于前五识与第八识,则系于初成佛果时,方能转变为无漏识。见《成唯识论述记》卷五、卷十。
更多:https://www.chaxunjiao.com/
更多:https://www.chaxunjiao.com/
网友正在查: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, 佛说大乘入诸佛境界智光明庄严经(五卷) , 如来庄严智能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(二卷) , 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(半卷) , 大方等如来藏经 , 十住断结经(十四卷今作十二卷) , 菩萨璎珞经(十三卷今作二十卷)(一名现在报经) , 佛说华手经(十卷)(一名摄诸善根经) , 佛说宝雨经(十卷)(一名显授不退转菩萨记) , 佛说宝云经(七卷) ,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(二十卷) , 法集经(六卷) , 观察诸法行经(四卷) , 佛说未曾有正法经(六卷今作三卷) , 佛说阿阇世王经(二卷) , 普超三昧经(四卷) , 佛说放钵经(一卷) ,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(四卷) , 伅真陀罗所问宝如来三昧经(三卷) , 三昧弘道广显定意经(四卷)(一名入金刚问定意) , 佛说海龙王经(四卷) , 佛说转女身经(一卷) , 佛说无垢贤女经 , 佛说腹中女听经 , 大方广如来秘藏经(二卷或作一卷) , 持世经(四卷)(一名佛说法印品经) , 持人菩萨所问经(四卷) , 大方广宝箧经(二卷) , 佛说文殊师利现宝藏经(二卷) , 佛说乐璎珞庄严方便经(一卷)(亦名转女身菩萨问答经) ,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万能查询网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
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