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学大辞典
返回首页 保存到桌面 意见/报错

佛学大辞典

佛学大辞典 - 在线佛学大辞典 - 佛学 -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
佛学大辞典
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


十不二门

出自:《天台教学辞典 》

一卷。唐代荆溪湛然(711~782)大师撰。乃‘法华玄义释签’卷十四中之一节(大正三三·918),在湛然大师圆寂后不久,由道邃大师为学徒研究之方便,特从“十不二门”摘出以单行本普遍流通(大正四六·702)。又云十不二门义、十不二门论、本迹不二门、本迹十妙不二门、法华本迹不二门、法华本迹十不二门、法华十妙不二门、妙法莲华本迹十妙不二门、法华玄记十不二门。

智者大师撰‘法华玄义’解释‘妙法莲华经’题之“妙”义,共立迹门十妙与本门十妙,以阐释证道之修行与成果两方面。又讲说一念三千、三谛圆融等观心法门,由门人灌顶大师记录成‘摩诃止观’十卷。玄义与止观,可以说是智者大师之教相与修观方面大着。

本书即针对玄义中所说本迹十妙而作之注解,共立色心、内外、修性、因果、染净、依正、自他、三业、权实、受润等十项相对关系之法门,于每项下又援引‘止观’之论点以阐明三千、三谛之要旨,确立十项法门本迹不二、教观一如、解行双修等真义。故本书可谓总括玄义与止观两大要典,并以教观相资为宗趣,成为天台群籍之枢要。

内容如下:

一.色心不二门:乃根据十妙中之境妙而立。系智慧观照之对象,总摄在一念之中。分别而则有色法与心法二种。但对宇宙一切摄入于凡夫一念中,故称心外无法。此外,即使是一微尘,亦圆满具足宇宙之一切,故称色法与心法不二,而无区别。

二.内外不二门:根据智妙及行妙而立。智慧所观照之对象,虽有内外之分(即属自己内在之一念心法,与自己以外所有心物之现象),但自三千、三谛之理而实无内外之区别,故称不二。亦即内在之心与佛、众生等三法互融,本质上无别。

三.修性不二门:根据智妙及行妙所立。一念之性德,本来具足一切,但必须假借智慧力,再加以实践修行始可显现,故性与修之关系,宛如水与波;即依修照性,依性起修,故称不二。

四.因果不二门:根据位妙及三法妙而立。虽因修德而有因位与果位之别,然此仅是本来具足之三千诸法,其现象各有差别,实则因与果之本体无异为旨趣。

五.染净不二门:根据感应妙及神通妙而立。由因果之别,虽可分为被烦恼所污之“染”,及离烦恼之“净”,然此仅是法性与无明互用之二面。亦即法性变成无明,而作用时造出迷之九界,无明变为法性作用时,则随缘而有自由自在教化作用,故称染净迷悟无别。

六.依正不二门:根据感应妙及神通妙而立。对前所述之净,虽有正报之佛身(毗卢遮那佛)与依报之佛土(常寂光土)之别,但此依正二报,于理本具一心,故无依正之别。

七.自他不二门:根据感应妙及神通妙而立。“自”指施教化之佛,“他”指被教化众生。佛随众生根机而施教,众生亦顺适其教化,即因众生于理本具足三千,佛始得以三千之理为果而完成教化,故自他之感应不二。

八.三业不二门:根据说法妙而立。佛陀以身、口、意三业教化众生,此三业不外是本具三千之表现,此与众生理具之三千无异,故佛与众生之三业毫无区别。

九.权实不二门:据说法妙而立。佛之三业作用于教化对象时,随对象而说方便法与真实教,但其三业是摄入一念中,故三业表现权实法为不二。

十.受润不二门:根据眷属妙、利益妙而立。佛陀对大小权实广施权实之益,但能受之众生,本具非权非实之机,故能润之佛,以随应权实之机起教化,即共一地之所生,一雨之所润,故称受润不二。

本书在宗代得广被推崇,如义寂、源清、宗昱、知礼大师等,名德皆有多次之讲布以弘扬。本书之注疏,在我国有八种之多,较著名者有道邃之‘十不二门义’一卷、源清之‘十不二门示珠指’二卷、宗昱之‘十不二门注’二卷、知礼之‘十不二门指要钞’二卷等。

更多:https://www.chaxunjiao.com/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万能查询网
万能查询网公众号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
意见建议
CopyRight © 2008-2024 查询角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