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观
读音:[kong1 guan1]
观一切事物、事象(诸法)不具固定不变的实体,其本性为空。观空、假、中三谛的三观之一。不执着于假生起的事物、事象,而观其空的本性,故亦称从假入空观。藉此指向能将只是假生起的事物、事象看做实体而执着的错误摆脱。又依藏、通、别、圆的四教,而分为析空观、体空观、偏空观、圆空观的四种。藏教的空观于小乘的三藏教,是将一切事物、事象(诸法)分析、还原为构成要素,而观其任何一者皆不存在原本的事物、事象,故原本的事物、事象只有名称、概念而已,其实体并不存在,而为空。此称析空观。谓依此悟,可断尽见思的二惑,死则灰身灭智,不再生于三界的苦界。但此见解,其实只是偏于空的真理一边。故此小乘教的空观,称为但空之理、或谓偏真之理。 通教的空观直接观察认知主体的人及认知对象的种种事物事象(诸法),都是依缘起而不断产生变化的缘故,而以直观认知其任何一者皆无固定不变的实体(自性),为空。见万物当体即空,故称为体空观。谓万物的当体如幻、即空,因果的事相亦断为空、且无生无灭,以此教示四谛之理(即苦乐的因果),故称之为无生四谛。利根菩萨行此无生四谛所得之悟,并未只偏于空理,故称不但空之理。所以又比藏教的析空观更深入一层。别教的空观相对于主张一切事物、事象(诸法)的真实状态(实相)为空的通教,而谓此为方便,说示其真实状态并非空,而是中道。谓体空与假有的二谛为方便,以非有非空的中谛为真实。在此虽说示空、假、中的三谛,但彼等之间有差异,各自不同。此称隔历三谛。此隔历三谛中的空谛,是偏向阐述空的层面,故称偏空。 圆教的空观谓于一切事物、事象(诸法)即已具备空、假、中的三谛,且彼此互相融和,而为即空、即假、即中,一谛即三谛、三谛即一谛。此称圆融三观。此圆融三谛中的空谛,为即假即中的圆满,故谓圆空。御书立正安国论(第一六页)
更多:https://www.chaxunjiao.com/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