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学大辞典
返回首页 保存到桌面 意见/报错

佛学大辞典

佛学大辞典 - 在线佛学大辞典 - 佛学 -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
佛学大辞典
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


三大章疏七面相承口决

出自:《佛教哲学大词典 》

读音:[san1 da4 zhang1 shu1 qi1 mian4 xiang1 cheng2 kou3 jue2]

一卷(传第五卷第一三九页)。归于传教大师最澄的口传书。据称记载有传教入唐后,于公元八○五年(唐、贞元二十一年)五月三日,在天台山佛立寺(佛陇寺)受行满所传授。分别以七面七重的口决,阐明注释书的天台三大章疏(法华玄义、法华文句、摩诃止观)的全意,并以三大章疏同异决,记载三大部彼此的同异点。寗玄义七面决。将的真意从七个层面加以说明。(1)依名判义、(2)佛意机情、(3)四重浅深、(4)八重浅深、蕌还住当文、但入己心、珯出离生死。文句七面决。记述七重的口决,用以阐明的正意、的大旨。(1)依名、(2)感应、(3)四教、(4)五时、蕌本迹、体用、珯入己心。鎅摩诃止观七面决。记述有据称是天台将的广义约于七重深义授予章安的内容。(1)依名判义、(2)附文元意、(3)寂照一相、(4)教行证、蕌六九二识、绝诸思量、珯出离生死。畍三大章疏同异决。记述三大部彼此于奥底的同异点。首先记述、与的一同(名言同)十异(名同判义异、所依异、观心异、傍正异、用教异、对机异、显本异、修行异、相承异、元旨异),其次叙述与的四同(名同、义同、所依同、所显同)六异(释名异、大纲网目异、本末异、观心异、教内外观异、自行化他异)。御书本因妙抄(第九○三页)

更多:https://www.chaxunjiao.com/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万能查询网
万能查询网公众号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
意见建议
CopyRight © 2008-2025 查询角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