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元论
读音:[yi4 yuan2 lun4]
一般是谓,主张真实存在者只有一个的思想论点。相对于主张对立二者的二元论、主张有多数存在的多元论,而有此称。一元论里,又可区分几个论点。(1)主张多样现象的背后有一超然而实际存在者的论点。(2)主张单一者涵盖多样现象的论点。(3)不区别现象及存在于其背后者,而主张现象亦即是实际存在者的论点。以上论点可说是一般哲学上的观点,将这些实际存在、单一者称做神,则形成神学上的一元论。一般而言,一元论虽可说是在反映世人渴望安定、统一的志向,但在另一方面,却很难解释万物的变化及进化现象。公元前六世纪,在古希腊时期的伊奥尼亚,许多学者一直在探寻万物的起源(原理、原质)究为何物。泰勒斯(Thales)主张是“水”,阿那克西曼德(Anaximandros)主张是“无垠的事物”,阿那克西米尼(Anaximenes)主张是“空气”,并认为它们都是活的物质,所以这些哲学家的观点又称为物活论。而毕达哥拉斯(Pythagoras)则主张这个原理是“数”,以数的秩序来观察宇宙。公元前五世纪的哲学家巴门尼德(Parmenides),则是针对感官事物的多样性,提倡真实存在者是不生不灭、不变不动的一元论,他认为感官上的多样性是“臆见之道”,完全不同于真实存在的“真理之道”,前者永远不能得救。他的弟子芝诺(Zeno of Elea)提出多样现象不能成立的论证,为其师的学说辩护。公元后,新柏拉图学派的柏罗丁(Plotinus,约二○五年~二七○年)提倡由“单一者”流出万事万物的一元论。由一方面是超越一切,另一方面又是万物根源的这个“单一者”,可以看出,是将柏拉图(Plato,公元前四二七年~前三四七年)所主张善的理念,在宗教层面予以深化。由上往下的管道称为流出,由下往上的管道称为观想(theoria),尤其是“单一者”的合一又专称为“超脱”(ecstasy)。基督教是以创造世界的神为“单一者”,因此基本上虽可称为(神学的)一元论,但就其承认恶的存在而言,则仍有极大争议。把恶视作独立的存在(如恶魔等)时,则具有二元论的性格。到了近代,比如黑格尔(Georg W. F. Hegel,一七七○年~一八三一年)是提倡观念论的一元论,把世界视作是绝对精神的自我展开;相对的,马克思(Karl Marx,一八一八年~一八八三年)则是以物质为基础,提倡唯物论的一元论。至于西田几多郎(一八七○年~一九四五年)的哲学,是以纯粹经验为基础,站在现象即存在的论点,此亦可称为一元论。印度自古以来,即已就何者是万物的根源而议论不休,于奥义书哲学是以“梵(Brahman)”为其万物的根源。
更多:https://www.chaxunjiao.com/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