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学大辞典
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
噶当派
出自:《中国百科全书(佛教篇)
》
中国藏传佛教宗派。噶,藏语指佛语,当,指教授。噶当,意为将佛的一切语言和三藏教义,都摄在该派始祖阿底峡所传的“三士道”次第教授之中,并据以修行。
1042年阿底峡应阿里古格王室之请入藏传教,住托林寺,著《菩提道灯论》,开示“三士道”次第。1045年仲敦巴·甲哇迥乃至阿里迎阿底峡至卫藏传教,并从阿底峡学习9年,尽得其传。1056年仲敦巴应藏北当雄地方之请,前往建立热振寺,为此派建立之始。
支派 有教典、教授、教诫三个主要支派,并各有自己所依的经典与教义。
①教典派。自博多哇传出。以较为重视学习佛教经典而得名。教典派传述阿底峡的佛学思想体系,认为一切经论都是为解脱设教,可分为三类:一为重在明见的,是《入二谛论》、《中观教授论》等;二为重在明行的,是《摄行炬论》、《发菩提心受菩萨戒仪轨》等;三为见行并重的,是《菩提道灯论》。教典派重视学习的“噶当六论”中,《集菩萨学论》和《入菩提行论》见行兼说;《菩萨地》、《庄严经论》、《本生鬘论》和《集法句经》则偏重于说行。教典派的代表人物有博多哇的弟子朗日塘巴和夏尔哇巴。夏尔哇巴的弟子又分别建立怯喀寺、基布寺系统和纳塘寺系统。
②教授派。自京俄哇传出。以较为重视师长的指教,注重实修而得名,也分为三类:一为重在明见的,有京俄哇所传的“四谛”、普穷哇所传的“十二缘起”和南交钦波所传的“二谛”,“四谛”和“十二缘起”重在明人无我义,“二谛”重在明微细法无我义;二为重在明行的,除通依一切在乘经典外,还以《华严经》和龙树的《宝鬘论》,“噶当六论”中的《集菩萨学论》、《入菩提行论》等经论为主,阿底峡之师法护的《修心剑轮论》、《入菩提行论》等经论主,阿底峡之师法护的《修心剑轮论》、《孔雀化毒论》,绛贝南交的《咏修金刚歌》,赛林哇的《菩萨次第》、《除分别论》等,也是重明行者的依据;三为见行并重的,即“三士道”次第,所依教典即《菩提道灯论》。三土道中的下士道为人天乘,以修三皈依为主,中士道为小乘,以修戒、定、慧三学为主,上士道为大乘,以修菩萨行之六度为主。上士道由显入密,分密教经法为事、行、瑜伽、无上瑜伽四部。所以三士道可以总摄全部佛法。针对当时西藏佛教重密轻显的倾向,提倡以显为主,显密兼修,大小并举,世出世并重,立论圆通,具有转移风气的作用。该派的代表人物以京俄哇弟子甲域哇比较著名,并由他的弟子建立甲域寺、岗岗寺。此外,尚有内邬素巴及其弟子分别建立的仁钦岗寺、达坚寺系统。
③教诫派。阿底峡在耶巴传给枯敦·尊追雍中、俄·雷必喜饶、仲敦巴三人的教法。根据阿底峡遗嘱,首由俄·雷必喜饶传阿里巴·喜饶坚赞,阿里巴传普穷哇,以下又单传数代,至仲·宣奴罗追,传承稍广,至根敦主时传布更广。教诫派但恒住五念:念师长为皈依,念自身为本尊,念语言为诵咒,念众生为父母,念心性为本空。有“十六明点”修法,为显密双融之法门。
影响 噶当派系藏传佛教中最早形成的宗派,由于自阿底陕入藏后,大力整顿原有的佛教,使教理系统化,修持规范化,故此派对藏传佛教其他宗派都有重大影响。如噶举派初祖玛尔巴曾从阿底峡受教;塔布噶举创始人塔布拉杰,其弟子都松钦巴、帕木竹巴,其再传弟子止贡巴、达垅塘巴,以及萨迦派四祖萨班等人,都曾向噶当派学习。格鲁派是直接在噶当派的基础上建立的,并有“新噶当派”之称。此外,藏传佛教中一切大论的讲说,也都导源于噶当派,俄·雷必喜饶及其侄俄·罗丹喜饶为代表人物,被称为大、小俄译师。小俄译师在拉萨、桑耶讲经,从学弟子达23000余人。噶当派在藏传佛教历史上的重要地位,可从《青史》所记西藏诸大善知识及诸得大成就者的传记中得到证明。(法尊 张建木)
更多:https://www.chaxunjiao.com/
1042年阿底峡应阿里古格王室之请入藏传教,住托林寺,著《菩提道灯论》,开示“三士道”次第。1045年仲敦巴·甲哇迥乃至阿里迎阿底峡至卫藏传教,并从阿底峡学习9年,尽得其传。1056年仲敦巴应藏北当雄地方之请,前往建立热振寺,为此派建立之始。
支派 有教典、教授、教诫三个主要支派,并各有自己所依的经典与教义。
①教典派。自博多哇传出。以较为重视学习佛教经典而得名。教典派传述阿底峡的佛学思想体系,认为一切经论都是为解脱设教,可分为三类:一为重在明见的,是《入二谛论》、《中观教授论》等;二为重在明行的,是《摄行炬论》、《发菩提心受菩萨戒仪轨》等;三为见行并重的,是《菩提道灯论》。教典派重视学习的“噶当六论”中,《集菩萨学论》和《入菩提行论》见行兼说;《菩萨地》、《庄严经论》、《本生鬘论》和《集法句经》则偏重于说行。教典派的代表人物有博多哇的弟子朗日塘巴和夏尔哇巴。夏尔哇巴的弟子又分别建立怯喀寺、基布寺系统和纳塘寺系统。
②教授派。自京俄哇传出。以较为重视师长的指教,注重实修而得名,也分为三类:一为重在明见的,有京俄哇所传的“四谛”、普穷哇所传的“十二缘起”和南交钦波所传的“二谛”,“四谛”和“十二缘起”重在明人无我义,“二谛”重在明微细法无我义;二为重在明行的,除通依一切在乘经典外,还以《华严经》和龙树的《宝鬘论》,“噶当六论”中的《集菩萨学论》、《入菩提行论》等经论为主,阿底峡之师法护的《修心剑轮论》、《入菩提行论》等经论主,阿底峡之师法护的《修心剑轮论》、《孔雀化毒论》,绛贝南交的《咏修金刚歌》,赛林哇的《菩萨次第》、《除分别论》等,也是重明行者的依据;三为见行并重的,即“三士道”次第,所依教典即《菩提道灯论》。三土道中的下士道为人天乘,以修三皈依为主,中士道为小乘,以修戒、定、慧三学为主,上士道为大乘,以修菩萨行之六度为主。上士道由显入密,分密教经法为事、行、瑜伽、无上瑜伽四部。所以三士道可以总摄全部佛法。针对当时西藏佛教重密轻显的倾向,提倡以显为主,显密兼修,大小并举,世出世并重,立论圆通,具有转移风气的作用。该派的代表人物以京俄哇弟子甲域哇比较著名,并由他的弟子建立甲域寺、岗岗寺。此外,尚有内邬素巴及其弟子分别建立的仁钦岗寺、达坚寺系统。
③教诫派。阿底峡在耶巴传给枯敦·尊追雍中、俄·雷必喜饶、仲敦巴三人的教法。根据阿底峡遗嘱,首由俄·雷必喜饶传阿里巴·喜饶坚赞,阿里巴传普穷哇,以下又单传数代,至仲·宣奴罗追,传承稍广,至根敦主时传布更广。教诫派但恒住五念:念师长为皈依,念自身为本尊,念语言为诵咒,念众生为父母,念心性为本空。有“十六明点”修法,为显密双融之法门。
影响 噶当派系藏传佛教中最早形成的宗派,由于自阿底陕入藏后,大力整顿原有的佛教,使教理系统化,修持规范化,故此派对藏传佛教其他宗派都有重大影响。如噶举派初祖玛尔巴曾从阿底峡受教;塔布噶举创始人塔布拉杰,其弟子都松钦巴、帕木竹巴,其再传弟子止贡巴、达垅塘巴,以及萨迦派四祖萨班等人,都曾向噶当派学习。格鲁派是直接在噶当派的基础上建立的,并有“新噶当派”之称。此外,藏传佛教中一切大论的讲说,也都导源于噶当派,俄·雷必喜饶及其侄俄·罗丹喜饶为代表人物,被称为大、小俄译师。小俄译师在拉萨、桑耶讲经,从学弟子达23000余人。噶当派在藏传佛教历史上的重要地位,可从《青史》所记西藏诸大善知识及诸得大成就者的传记中得到证明。(法尊 张建木)
更多:https://www.chaxunjiao.com/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万能查询网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