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学大辞典
返回首页 保存到桌面 意见/报错

佛学大辞典

佛学大辞典 - 在线佛学大辞典 - 佛学 -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
佛学大辞典
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


山家山外

出自:《天台教学辞典 》

指台宗之山家派与山外派。即北宋初年,以知礼大师为主之天台正统派为山家派;对之钱塘派庆昭智圆等大师为山外派。由唐末天下战乱不息,台宗典籍大多散佚,其后从韩、日本逆输入有关天台典籍,幸而于九、十世纪顷获台学复兴盛况!

然由对于原典看法不一,遂导致观点歧异!久之乃有山家、山外之对峙。两派对抗起于对‘金光明经玄义’广略二本真伪问题之论争,广本有“观心释”一章,略本则无。两派分裂,肇始于五代末,当时高论清竦大师门下有螺溪义寂、浙江志因大师。所谓山外,乃从志因之弟子慈光晤恩大师,晤恩之弟子有奉先源清、灵光洪敏大师,源清之弟子有梵天庆昭、孤山智圆大师,庆昭复有永福咸润、永嘉继齐大师等弟子,为山外派之系统。而山家派,乃义寂门下有宝云义通、国清宗昱大师,义通之弟子有四明知礼、慈云遵式、宝山善信大师。知礼复有广智尚贤、神照本如、兴教梵臻、广慈慧才、净觉仁岳大师等。

两派之笔战论诤,先是从山外派之晤恩大师以“观心释”作‘发挥记’一书,认为是后人附加,而专依解释略本,其门弟源清、洪敏大师,亦造“难词二十条”同尊此说,且否定广本之“观心释”。时有善信,致书知礼大师请其撰文对评二十条难词,知礼大师作“扶宗释难”,指摘二十条难词之说。源清大师门下二杰:庆昭、智圆大师合作“辨讹”,以扶助‘发挥记’。知礼大师又撰“问疑书”以诘“辨讹”之说,庆昭大师亦以“答疑书”回覆之。知礼大师更作“诘难书”,庆昭大师则着「五义书”转申其意。知礼大师又以“问疑书”责难之!逾年未获答书,知礼大师遂以“覆问书”催促之!庆昭大师于是撰“释难记”以为解说。如此往复五回,其间共历七年。景德三年(1006),知礼大师综括前后十度往返论文义,而撰‘十义书’。翌年,庆昭大师亦作“答十义书”为之辩抗,知礼大师更撰“观心二百问”反诘之!

又经十余年,智圆大师又撰‘光明玄表微记’,复以“四难”否认广本之‘观心释’。翌年,知礼大师作‘光明玄拾遗记’,论破智圆大师之说。自晤恩大师否认广本,至知礼大师论破“四难”,前后历四十年,其间之诤议论点虽多分歧,然主旨尽在观心之真妄境之诤为焦点!

山家派主张“妄心观”,其观心目的在转凡心而实现理心,应修圆观之直接对象为日常起灭剎那心,所谓真性理心,本非对象性之物,故不成为观察对象,而能成对象只有无明妄心,故针对观妄心,方能趋入三谛妙理。

山外派则主张“真心观”谓观道要点,在依妙解而定妙行,妙解乃理解圆融三谛三千之圆理,妙行是实行圆妙之三观;由妙解而得妙行,即无真妄之别,亦即依妙解而得实相三谛理心,此须视一理心为观法之直接对象!此理心(一心、一念)并非妄心妄念之一心,而是灵知自性心之不思议境!以上论诤,若从哲学观点上可谓是“山家实相论”与“山外唯心论”之争而已。

山外派唯心论,显已离开天台“性具说”而趋近华严为媒介而显‘大乘起信论’的论调!山外以唯圆之思想,山家则以别圆二教圆融之思想,故知礼大师在‘十不二门指要钞’中,立华严为别教,主张“别理随缘”,山外则反对此说。

此外,就智者大师之‘请观音经疏’所说“理性毒害”问题,亦导致知礼、智圆大师间之论诤!智圆大师作‘阐义钞’主张“理毒”应消伏,故理毒可断且非性恶;知礼大师即作‘释消伏三用章’“十九问”,提出“理毒即性恶”,谓存性恶不必断。由此,智圆大师仅就圆教上立论,知礼大师则就别圆二教圆融而说。其后庆昭大师之门人咸润大师以‘签疑’驳斥知礼大师,知礼之门人净觉大师即着『止疑’反驳之!

又关‘观经疏妙宗钞’所说“色具心具”说,两派主张亦异。‘妙宗钞’乃知礼大师所撰,其主张“心法”与“色法”同体皆具有三千,皆为能造能具之总体;山外派之咸润大师作‘指瑕’反对知礼大师之说,主张心法与色法互异,心法具有三千,为能造能具之总体,而色法不然!仅为所造所具之体。净觉大师乃撰‘抉膜’以驳斥咸润大师之说。

另就“三千之有相无相”,两派亦各执一端,山家派主张理事一体,无论理造三千或事造三千,皆为“有相”而有差别现象;山外派则认为理具三千乃平等而无相,事造三千始为“有相”,且有差别之现象。

更多:https://www.chaxunjiao.com/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万能查询网
万能查询网公众号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
意见建议
CopyRight © 2008-2024 查询角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