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佛学大辞典
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
阿罗毗国
出自:《佛学大词典
》
阿罗毗,梵名Al!a^vi^ ,巴利名A^l!avi^ 。为印度古国,滨临恒河。又作阿罗鞞国、阿荼睥国,阿罗婆伽国、阿罗鞞伽罗国。意译林、大野、旷野、旷野禽兽住处。南传巴利文长老偈经(Thera-ga^tha^)一二六三偈述及阿迦罗瓦寺( Agga^lav-chetiya),该寺乃阿罗毗国著名之寺院。依此偈之注所说阿罗毗国之位置,位于由波罗奈斯(梵Va^ran!asi^ )沿恒河上溯十二由旬,舍卫城之南三十由旬之恒河沿岸。
据巴利文相应部十三之三十三所述,长者呵多阿罗婆(Hatthaka A^l!avak)曾为此国住民。又据阿罗汉具德经载,贺悉多哥(呵多阿罗婆)长者及阿吒缚哥同住于大野。据巴利文增支部八之二十三载,释尊在阿迦罗瓦寺时,贺悉多哥长者赞扬世尊具足八未曾有法。据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载,阿罗毗国气候寒冷又多蒺藜,佛坐卧其间不以为苦。佛弟子中之诗人婆耆舍(巴Van%gi^sa )之师尼瞿陀劫波(巴Nigrodha Kappa )在阿迦罗瓦寺逝世,婆耆舍请问释尊关于其师死后去处,此事载于前述之长老偈经中。
此外,九十二波逸提之第十掘地戒、第十一伐戒树即在此地制定,系由于比丘在阿迦罗瓦寺为建筑而自行掘地,并令人掘地及伐树以致招非难之故。又有关阿罗毗国之事迹亦见于长老尼偈经(巴Theri^-ga^tha^ )、增支部八之二十四、相应部十之十二、杂阿含经卷四十五、别译杂阿含经卷十三、五分律、十诵律、摩诃僧祇律、有部毗奈耶等书。 更多:https://www.chaxunjiao.com/
网友正在查: 三种欲生三种乐生依三求立 , 三摩地及解脱说有前后不同 , 三有为相依二种行流转安立 , 三种圣者三见圆满能超三苦 , 三妙行与三善根相摄四句分别 , 三种苦及九种相随逐诸有漏行 , 三界四生初受生位得几异熟根 , 三种巧调御事调御一切所化有情 , 三恶行与三不善根相摄四句分别 , 三处能善摄受所化有情引入圣教 , 三种补特伽罗依三处引诸随烦恼 , 三摩地三摩钵底三摩呬多宽狭差别 , 三处三地三种补特伽罗普摄诸沙门义 , 三摩地善巧与三摩钵底善巧四句分别 , 刃叶林 , 弓 , 口所生 , 工巧处 , 工业明处 , 工巧处成办和合 , 土自在依止义 , 久违灭因 , 乞行处苦 , 乞食有二 , 女根 , 女身不能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, 凡愚 , 凡所现身不可分别 , 山事变异无常之性 , 士用果 ,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万能查询网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
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