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学大辞典
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
十号
出自:《佛教哲学大词典
》
读音:[shi2 hao4]
佛的十种尊称。说于第十二卷(大正第二十六卷第八六页)等。表示佛所具备的福德。谓一、如来,二、应供,三、正知,四、明行足,五、善逝,六、世间解,七、无上士,八、调御丈夫,九、天人师,十、佛世尊。(1)如来。随真如到来,从真如出现者;体得一切诸法的根本真理,证得亘及三世的因果律者。(2)应供。应受供养之意,人天之所应供养者。(3)正知。亦称正等觉。具一切智,万法悉皆了知者。(4)明行足。具足智能(明)与修行(行)者。通达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,修一切善行而满足者。蕌善逝。亦称好去。以无量智能,断尽种种烦恼,行八正道而入于涅槃者。世间解。悟世间、出世间之因果理法者。珯无上士。断三惑,入于涅槃,众生之中,无胜其上者。况调御丈夫。说种种法,调伏、制御一切众生,可使成佛者。天人师。天与人之师,于一切人可予指导、教示者。⑩佛世尊。佛(佛陀、智者、觉者)是智德圆满,自悟而使他悟者,世尊是受世上众人所尊敬者。也有将以上列举的十种德力中,无上士与世间解合并,佛世尊分开列举,而称十号,或是将佛世尊分为佛与世尊,世尊为十号的总称等,于十号又有诸说。御书法莲抄(第一○八五页)富要一化仪秘决(第二八二页)
更多:https://www.chaxunjiao.com/网友正在查: 六处胜解能正记别 , 六十二种诸恶见趣 , 六因相杂不相杂义 , 六相解释一切契经 , 六相遍摄一切邪行 , 六处缘触及触缘受 , 六法能证有贪无贪 , 六现观系不系分别 , 六现观四句等分别 , 六波罗蜜多种姓相 , 六到彼岸五相应学 , 六识容与三受相应 , 六识身转或俱不俱 , 六地断二愚及彼粗重 , 六种菩萨能成熟有情 , 六种殊胜故苦乐殊胜 , 六内处与六触处分别 , 六现观与七作意相摄 , 六现观有相无相分别 , 六现观四种对治分别 , 六波罗蜜多所得胜利 , 六波罗蜜多互相决择 , 六波罗蜜多各有三种 , 六识总与六位心所相应 , 六种鄙碎士夫鄙碎行相 , 六现观自性非自性分别 , 六种波罗蜜多建立次第 , 六种言说道理说诸缘起 , 六法能断六种诤根本处 , 六种因缘诸业是实可依 ,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万能查询网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