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学大辞典
返回首页 保存到桌面 意见/报错

佛学大辞典

佛学大辞典 - 在线佛学大辞典 - 佛学 -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
佛学大辞典
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


五法

出自:《佛教哲学大词典 》

读音:[wu3 fa3]

(1)相名五法。第七卷(大正第十六卷第五五七页)之说,分别诸法的自性而为五种。谓名(假附于现象的名)、相(森罗万象的差别相)、分别(妄想、概念作用)、正智(离一切妄想的智能)、真如(依正智而得的真理)等五者。(2)事理五法。唯识所说,将一切事理的诸法,作五种分类。谓心法(即心、心王)、心所法(即心数,从属于心王的种种精神作用)、色法(即物质的存在)、心不相应行法(即与心不起相应的行阴)、无为法(超越生灭流转,常住绝对的法)等五者。(3)理智五法。谓真如、大圆镜智、平等性智、妙观察智、成所作智的五种。(4)提婆五法。提婆达多主张的五种戒律,此有诸说。依第一百一十六卷(同第二十七卷第六○二页)是谓粪扫衣、常乞食、一坐食、常露坐、不受盐及五味等五种;依第四十三卷(同第二十九卷第五八八页)是谓不受五味、断肉、断盐、不受割截衣、不居聚落边寺。粪扫衣是将人舍弃的布块染成坏色而穿着,常乞食是常行乞食,一坐食是一天一次只于中午进食,常露坐是常坐于树下、石上而不坐于室宅,不受盐及五味是不食盐及五味之意。蕌自行五法。自己为求得法的利益而修行的五种法。“化他五法”的相对词。五法是谓天台大师于所说进入正修止观前的修行阶段中,二十五方便的欲、精进、念、巧慧、一心。第四卷云:“第五、行五法者,所谓:欲、精进、念、巧慧、一心…欲者,欲从欲界到初禅。精进者,欲界难过,若不精进,不能得出;如叛还本国,界首难度…今欲生般若,要因禅定,必须大精进。身心急着,尔乃成办…念者,常念初禅,不念余事。慧者,分别初禅尊重、可贵,欲界欺诳、可恶…一心者,修此法时,一心专志,更不余缘,决定一心,非是入定一心也”(大正第四十六卷第四八页)。化他五法。为教化他人而修行的五种法。“自行五法”的相对词。第四卷云:“复次,欲者,欲广化众生成就佛法。精进者,虽众生性多,佛法长远,誓无退悔。念者,悲心彻骨,如母念子。方便者,巧知诸病,明识法药,逗会适宜。一心者,决定化他,誓令度脱,心不异、不二”(同前)。有云:“天台自行五法,化他五法”(富要第五卷第一三○页)。御书法莲抄(第一○八二页) 覆四条金吾书其六(第一一九六页)

更多:https://www.chaxunjiao.com/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万能查询网
万能查询网公众号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
意见建议
CopyRight © 2008-2025 查询角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