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佛学大辞典
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
自受用身
出自:《佛教哲学大词典
》
读音:[zi4 shou4 yong4 shen1]
(1)由于过去因位的修行结果,而自己受用广大法乐的佛身。第七卷(大正第二十六卷第三二六页)、第十卷(同第三十一卷第五七页)等所说的四身之一。四身是由自性身、受用身、变化身的三身中,再将受用身(相当于报身)区分为自受用身、他受用身的二种。(2)法报应三身相即的报身如来。谓主观的智能与其对境的真理二者是境智冥合的佛身。报身是依因位愿行的果报而成就万德的佛,若配以化法四教,则别教教主为报身(他受用身)、圆教教主为自受用(报)身。天台大师在解释如来寿量品第十六的一段文字中有云:“今经圆说,不纵不横,三如来也…此品诠量,通明三身,若从别意,正在报身”(大正第三十四卷第一二八~一二九页)。称“不纵”是因其并非先依法、次报、后应的前后顺序而成就的佛身,“不横”是因其非本性并列所有的三身,表示不可思议的自受用报身。若究竟此自受用身时,并非如(1)所说,依因位修行结果而成的佛,又不依因缘作为,而是原本即已实际存在者,故亦称本有无作之三身。、日本大石寺第二十六世日宽的等阐示本门的教主虽说本有,仍有五百尘点劫的界限,又虽说无作,但还是从劣应身次第升进而成的自受用身,此谓应佛升进之自受用身。相对地,本门文底之教主则称久远元初之自受用身。御书御义口传(第七九三页)本因妙抄(第九○九页)六卷抄文底秘沈抄(第七八页)
更多:https://www.chaxunjiao.com/网友正在查: 三种欲生三种乐生依三求立 , 三摩地及解脱说有前后不同 , 三有为相依二种行流转安立 , 三种圣者三见圆满能超三苦 , 三妙行与三善根相摄四句分别 , 三种苦及九种相随逐诸有漏行 , 三界四生初受生位得几异熟根 , 三种巧调御事调御一切所化有情 , 三恶行与三不善根相摄四句分别 , 三处能善摄受所化有情引入圣教 , 三种补特伽罗依三处引诸随烦恼 , 三摩地三摩钵底三摩呬多宽狭差别 , 三处三地三种补特伽罗普摄诸沙门义 , 三摩地善巧与三摩钵底善巧四句分别 , 刃叶林 , 弓 , 口所生 , 工巧处 , 工业明处 , 工巧处成办和合 , 土自在依止义 , 久违灭因 , 乞行处苦 , 乞食有二 , 女根 , 女身不能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, 凡愚 , 凡所现身不可分别 , 山事变异无常之性 , 士用果 ,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万能查询网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
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