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佛学大辞典
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
大乘经
出自:《法相辞典 - 朱芾煌
》
p0240
无性释一卷一页云:大乘经言,简别余处。若略释者;亦乘亦大,故名大乘。或乘大性,故名大乘。因果大故;业具运故。果、谓十地。若广释者;七种大性共相应故。谓菩提分、波罗蜜多、学、持、相等,贯穿缝缀,故名为经。此中卽是随堕八时,闻者识上直非直说,聚集显现,以为体性。若尔;云何菩萨能说;非闻者识彼能说故?彼增上生,故作是说。譬如天等增上力故;令于梦中,得论咒等。若离识者;佛云何说。诸契经句,语为自性,且不应理。由一一字,能诠显义,不应理故。次第而生,不俱时住,无聚集故。如是不得彼之自性,语无有转;故不应理。又非无字转,有少名能诠。故诸契经,名为自性,亦不应理。是故决定如所说经自性应理。
更多:https://www.chaxunjiao.com/
网友正在查: 七种分别二边 , 七种难识了别 , 七种真如作意 , 七种念佛法身 , 七种心不生因 , 七众所受律仪 , 七因恭敬听法 , 七行观受七相 , 七种一切种爱语 , 七种一切种利行 , 七种一切种精进 , 七种一切种静虑 , 七种摄善法精进 , 七种精进清净相 , 七种静虑清净相 , 七种圣财所生乐 , 七种行令心得定 , 七地中相好差别 , 七士身常安住见 , 七众别解脱律仪 , 七种佛教所应知处 , 七种如实通达智行 , 七种修习现观次第 , 七种作意功能差别 , 七种止息违犯诤事 , 七百贤圣重结集处 , 七地断二愚及彼粗重 , 七种非错乱境界现量 , 七事觉知阿毗达磨藏义 , 七相略摄菩萨别解脱戒 ,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万能查询网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
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