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佛学大辞典
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
四种涅槃
出自:《佛识慧集 - 梵心居士编
》
法相宗所立四种涅槃。
1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。虽有种种的烦恼,但其性清净,湛如虚空,离诸一切分别之相,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,唯圣者能亲证,其性原是寂静。
2、有余依涅槃。生死之因与惑业虽尽,然犹余有漏依身的苦果。
3、无余依涅槃,不但生死之因与惑业已尽,同时连依身的苦果已灭,使之毕竟不生。
4、无住处涅槃。是断所知障所显的真如,所知障是智知障,二乘人因有所知障,不明白生死涅槃无差别的道理,所以固执生死为可厌,涅槃为可欣,佛断所知障得菩提之真智时,对生死与涅槃无厌欣之情,但有大智,故住於生死,为有大悲,故不住於涅槃,以利乐尽於未来际之有情,故谓之为无住岁。利乐之用虽常起,而亦常寂,故谓为涅槃。 更多:https://www.chaxunjiao.com/
网友正在查: 弘济(杭州普福寺)[《大明高僧传》卷第二] , 本无(四明延庆寺)[《大明高僧传》卷第二] , 行可(天台佛陇修禅寺)[《大明高僧传》卷第二] , 文才(五台山佑国寺)[《大明高僧传》卷第二] , 英辩(秦州景福寺)[《大明高僧传》卷第二] , 德谦(京都崇恩寺)[《大明高僧传》卷第二] , 达益巴(京都庆寿寺)[《大明高僧传》卷第二] , 妙文(京都宝集寺)[《大明高僧传》卷第二] , 了性(五台山普宁寺)[《大明高僧传》卷第二] , 宝严(玉山普安寺)[《大明高僧传》卷第二] , 志德(金陵天禧寺)[《大明高僧传》卷第二] , 普喜(镇江普照寺)[《大明高僧传》卷第二] , 祖儞(苏州嘉定净信寺)[《大明高僧传》卷第三] , 行丕(宁波普陀寺)[《大明高僧传》卷第三] , 原真(松江兴圣寺)[《大明高僧传》卷第三] , 慧日(杭州上天竺寺)[《大明高僧传》卷第三] , 土璋(杭州集庆寺)[《大明高僧传》卷第三] , 如玘(杭州演福寺)[《大明高僧传》卷第三] , 大同(绍兴宝林寺)[《大明高僧传》卷第三] , 绍宗(松江上海安国寺)[《大明高僧传》卷第三] , 居敬(松江普照寺)[《大明高僧传》卷第三] , 普智(杭州龙井寺)[《大明高僧传》卷第三] , 善启(苏州延庆寺)[《大明高僧传》卷第三] , 应能(广西横州寿佛寺)[《大明高僧传》卷第三] , 圆镜(隰州石室寺)[《大明高僧传》卷第三] , 祖住(苏州华山)[《大明高僧传》卷第三] , 明龙(北直羊山秀峰庵)[《大明高僧传》卷第四] , 真节(应天栖霞寺)[《大明高僧传》卷第四] , 明得(嘉兴东禅寺)[《大明高僧传》卷第四] , 真清(天台慈云寺)[《大明高僧传》卷第四] ,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万能查询网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
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