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学大辞典
佛学大词典 佛教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下载 佛学大辞典 在线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
见道
出自:《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(唯识名词白话新解) - 于凌波居士著
》
为修行之阶位。与修道、无学道合称为三道。即指以无漏智现观四谛,见照其理的修行阶位。见道以前者为凡夫,入见道作以后者则为圣者。其次,见道后更对具体的事相反覆加以修习之位,即是修道,与见道合称有学道。相对于此,无学道又作无学位、无学果、无学地,意指既入究极之最高悟境,而达于已无所学之位。依小乘佛教,以修三贤、四善根等之准备修行(七方便)为始者,能生无漏智,而趋入见道。大乘则以初地为入见道,故称菩萨之初地为见道,第二地以上为修道,至第十地与佛果方可称无学道。唯识宗分见道为真见道、相见道二种。真见道者,体离虚妄,证唯识理,可引生根本无分别智,证悟真如之理,为断烦恼障、所知障的分别随眠烦恼之位。以上谓一心真见道说(又作顿证顿断说),以此为正义。相见道证唯识相,为于真见道后生后得无分别智,再观真如理之位,分为三心相见道与十六心相见道二种。三心相见道,即作三心,观非安立谛(观二空真如,非观四谛差别)之境,即:一、观察自己之肉体,体证我空。二、体证法空,证诸法皆无实体。三、观察自他之所有有情及一切物,而体悟我空与法空之理。十六心相见道,即作十六心,观安立谛(观四谛之别相)之境。三心相见道含摄于真见道,故称三心真见道说(又作渐证渐断说)。见道行人已断见惑,得无分别智,然仍残留余障,故须于修道位再经数度修习无分别智,依序断除十重障,以至于第十金刚无间道断尽烦恼障与所知障之种子,而证得无学果。以上三道若配合五位,则见道当配于通达位,修道当配于修习位,无学道当配于究竟位。见《瑜伽师地论》卷五十五。
更多:https://www.chaxunjiao.com/
更多:https://www.chaxunjiao.com/
网友正在查: 莲宗宝鉴(七卷) , 阿弥陀经不思议神力传 , 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(一卷) , 天台智者大师禅门口诀(一卷) , 天台智者大师别传(一卷) , 天台八教大意(一卷) , 国清百录(四卷) , 永嘉集(一卷 前有魏静序) , 金刚錍(一卷 前有净岳科序) , 始终心要(一卷) , 十不二门 , 十不二门指要钞(二卷 前有遵式序) , 修忏要旨 , 法智遗编观心二百问(一卷) , 天台传佛心印记 , 天台四教仪(一卷) , 天台四教仪集注(十卷) , 宗镜录(百卷) , 景德传灯录(三十卷) , 续传灯录(三十六卷) , 传法正宗记(十卷) , 传法正宗论(二卷) , 宗门统要续集(二十卷或作二十一卷 前有径山希陵序耿延禧序) , 禅宗正脉(二十卷) ,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(二十一卷 前有张抡序) ,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(一卷 前有明教嵩赞) , 古尊宿语录(四十八卷 中有阿育王山住持大观序) , 黄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(并宛陵录一卷) , 万善同归集(六卷) , 唯心诀 ,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万能查询网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